锂离子电池及系统检测报告如何办理?锂离子电池及系统检测项目和标准是什么?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锂离子电池及系统检测报告办理,工程师一对一服务,根据需求选择对应检测标准及项目,制定检测方案后安排实验室寄样检测。锂离子电池及系统检测服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质量、性能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一份真实的检测报告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可信度,也能帮助研发,提高产品性能。可为公司、企业、个体商户提供检测服务,报告可用于产品研发、商超入驻、电商上架等,实验室出具报告数据真实有效。
锂离子电池及系统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
不同温度和倍率下的能量和容量、低气压、低温启动功率、低温放电容量、冲击、冲撞/挤压、功率和内阻、加热、外形尺寸及质量、外部火烧、外部短路保护、外部短路、存储中容量损失、存储、室温倍率充电性能、室温倍率放电性能、室温放电容量、容量和能量、常温能量和容量、强制放电、循环寿命、快充能量效率、挤压、振动、无负载容量损失、*大充电倍率、机械冲击、机械完整性、*性、海水浸泡、温度冲击、温度循环、温度试验、湿热循环、热冲击和循环试验、热失控、热失控扩展、热扩散、盐雾、短路保护、短路、结露-温度变化、绝缘电阻、翻转、耐振动、耐火、能量密度、能量效率、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跌落、过充保护、过充电、过放保护、过放电、过流保护、过温保护、针刺、防尘、防水、高低温启动功率、高度模拟、高海拔、高温启动功率、高温放电容量
锂离子电池及系统检测标准:
检测标准:
1、GB/T 31467.1-201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检测规程 GB/T 31467.1-2015
2、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13
3、ISO20653:2013 道路车辆-防护等级(IP代码)-电子设备对外来物体、水和通道的防护
4、GB/T 31486-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5、E/ECE/324/Rev.2/Add.99/Rev.2-E/ECE/TRANS/505/Rev.2/Add.99/Rev.2 关于对轮式车辆、设备及在轮式车辆上安装或使用的部件采用统一技术要求及基于此要求的互认条件 6.6
6、中机函[2017]2号:附件4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检测方法(试行) 2
7、工信部装[2016]377号:附件 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4.4.1
8、ISO 12405-1:2011 电动道路车辆--锂离子牵引电池组和系统的试验规范--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 ISO 12405-1:2011
9、GB/T 31485-2015 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6.3.11
10、GB/T 31467.2-201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检测规程 7.2
11、ISO 12405-2:2012 电动道路车辆--锂离子牵引电池组和系统的试验规范--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 7.2
12、E/ECE/ 324/Rev.2/Add.99/Rev.2-E/ECE/TRANS/505/Rev.2/Add.99/Rev.2 关于对轮式车辆、设备及在轮式车辆上安装或使用的部件采用统一技术要求及基于此要求的互认条件 E/ECE/324/Rev.2/Add.99/Rev.2-E/ECE/TRANS/505/Rev.2/Add.99/Rev.2
13、ISO 12405-1:2011 电动道路车辆--锂离子牵引电池组和系统的试验规范--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 7.2
14、GB/T 31485-2015 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5-2015
15、GB/T 31484-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 6.2
16、ISO 12405-2:2012 电动道路车辆--锂离子牵引电池组和系统的试验规范--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 ISO 12405-2:2012
17、GB/T 31467.3-201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检测方法 GB/T 31467.3-2015
18、UN38.3-2015 E/ST/SG/AC.10/11/Rev6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ST/SG/AC.10/11/Rev.6 /Amend.1 38.3试验 38.3.4.4
19、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GB 38031-2020
20、GB/T 31467.1-201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检测规程 7.2
百检检测服务流程
1. 样品提供:客户提供待检测样品,并拟定检测方案;
2. 样品接收:实验室收到样品后进行核查并录入样品信息;
3. 样品处理:将样品进行必要的前处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检测分析:利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的覆盖率和准确度;
5. 结果报告:按照检测方案,将检测结果用简要、准确的方式告知客户并提供详细的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用途
1、公司内部产品研发使用。
2、改善产品质量。
3、工业问题诊断。
4、销售使用(商超、电商、投标等)。
5、高校科研论文数据使用。
检测流程步骤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使用,更多检测需求请咨询客服。